1)第240章 李自成东征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李岩离开西安的事情,李自成并没有声张。

  现在李自成的威望,还是有些不够,他冒然动李岩,只会让河南产生动荡,影响他的东征大计。

  他本来是想将李岩软禁在西安,等他攻下北京,成为真正的皇帝之后,再处理李岩,但现在李岩回到河南,他便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,一切都等他攻下北京,横扫北方,君临天下后再说。

  到那时,他想杀谁,不过一句话而已。

  高义欢未在西安久留,他等到兵政府给他送来果毅将军的印信,便匆匆返回河南。

  崇祯十七年春,农历甲申年,关中大地,李自成下诏东征,顺军将士欢欣鼓舞,意气风发,充满了一个新兴王朝的锐气。

  数千里之外的北京,却陷入一片绝望之中。

  李自成既然已经立国,那推翻大明朝,一统天下,便是必然之举。

  北京,在李自成于西安称帝之时,就知道李自成会东征,但北京却始终没有应对之策。

  明朝皇帝和大臣的关系,一向不好,这是明太祖建立明朝后,就存在的问题。

  到了崇祯皇帝时,皇帝几乎与所有的朝臣对立,几条应对的策略,都因为皇帝和大臣不愿意担责任,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,而没有实施。

  崇祯心里想着南迁,但他希望由群臣再三恳请,由内阁学士批准。只有这样,等他到了南京,面对北京失陷的消息时,他才能甩锅内阁,给天下和祖宗一个交代。

  内阁方面也不傻,满朝文武明知道皇帝的心思,但却全都装聋作哑,没人想背这个锅。

  战场被杀,还能混个忠臣之名,要是提出迁都,然后因为北京失陷,而被皇帝处斩,却要背千骨骂名,谁干呢?内阁学士中,都有人翘首以盼,准备为新朝效力了。

  崇祯十七年,大顺永昌二年,正月十五,李自成在西安祭天东征。

  二十日,顺将李友、白鸠鹤等部,便率先渡过黄河,占领了山西荣河等县,并发布讨明檄文,“嗟尔明朝,大数已终,严刑重敛,民不堪命。诞我圣主,体仁好生,义旗一举,海宇归心。出商洛而定中州,入关西而席卷三秦。安官抚民,设将防边,大业已定。止有晋燕,久困汤火。不忍坐视,我主提兵百万,所过丝毫无犯。为先牌谕文武官等,刻时度势,献城纳印,早图爵禄;如执迷相拒,许尔绅民缚献,不惟倍赏,且保各处生灵,如官兵共抗,兵至城破,玉石不分,悔之何及?”

  二十五日,李自成留下田见秀和皇后高氏等留守西安,便统率着大顺军老营精兵六万人,附属人马三十余万,号称大军百万,由西安出发,开始了东征。

  大顺军兵分三路,李自成、刘宗敏迫降明知府张麟后,稍事休整,便向太原进发。

  李过、张能,马重僖率领十万人马,为北路,渡过黄河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